前5月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2.5%,下半年央企投资将持续加力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见习记者 刘昱汝 北京报道
扩大投资是前月企投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之一。日前,完成国资委发布数据显示,投资同比1—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增长资同比增长12.5%。下半其中,年央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房地产)完成1万亿元,持续同比增长20.4%。
二季度以来,中央企业持续加大投资力度,稳步推进项目落实落地,5月当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超3800亿元,同比增长19.6%。
“央企重大项目的投资从两方面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一方面,可以增加央企本身的产出潜能,并且通过投资需求的增长,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增长;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央企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地方国企和民企投资的相应增长,有效拉动全社会投资的增长。”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研究员、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新金融专家、经济学家余丰慧则向本报记者指出,传统制造业在逐渐智能化,随着自动化、人工智能化的发展对经济有深刻影响。加大力度恢复新经济、新科技、新金融昔日雄风创造就业岗位。
为经济增长蓄积动力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密集发声,释放出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稳增长、稳预期的积极信号。尤其是在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发展科技、稳定就业等四方面,多部门透露了下半年重点发力的政策风向。
在6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组织召开的金融机构投资项目前期工作质量提升专题培训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负责同志表示,围绕扩大有效投资,着力推动投资高质量发展。
2月9日,国资委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业投资管理 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涉及行业内容中提到,中央企业要加大民生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积极参与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投资,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大医药保障、应急产业等领域投入。
《通知》提出,要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设备、绿色环保等布局力度,推动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大对 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平台企业引领发展。
“从文件导向看,旨在推动央企在重要基础设施领域加大投资力度,目的是补短板,或者适当进行超前投资,为产业与经济发展奠定扎实基础设施基础。”刘兴国表示。
余丰慧分析称,中央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就目前经济形势非常有必要。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实际上,现在投资的项目、领域、行业较多,投资潜力大,投资具有必要性,投资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
今年1月,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对于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上曾表示,下一步中央企业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工作要着力突出“三个聚焦”:首先是聚焦国家重大项目;其次是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最后是聚焦产业链强链补链。
可以看出,推动中央企业有效投资持续平稳增长,这为2023年中央企业投资规模和增速定调。
加大新兴产业投资
支持企业扩大有效投资,一系列政策正酝酿出台。
国资委日前表示,正在研究形成支持企业扩大有效投资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进一步激发企业投资意愿和主动性。同时,组织企业科学编制投资计划,逐户确定投资规模,加强投资情况监测分析,推动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投资进度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以真金白银的投资增长拉动带动经济增长。
国资委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中央企业加大能源电力和基础保障行业投资力度,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万亿元(含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5.6%。2022年,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保持高位水平,占总投资规模比重超过20%,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新能源汽车、通信电子制造等领域保持两位数增速。
下一步,国资委将切实强化稳增长稳投资措施,加强规划牵引和动态监测,推动企业优先做好涉及国家“十四五”102个重大工程实施,加快推进中央企业“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400项重大投资项目建设进度,其中包括中国海油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国家电投防城港核电项目、多家电网电力企业参与风光大基地项目等,力争能够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
与此同时,中央企业还将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云计算、宽带基础网络、5G/6G、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升级。积极推进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等项目建设,鼓励参与物流网络、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刘兴国认为,从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角度看,央企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第一可以突出发挥央企资金与研发积累方面的优势,更好地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加快发展;第二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一些从事传统产业的央企也要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布局新赛道、新领域,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不断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实现自身产业升级换代。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相关文章
- 8月下旬以去,钢铁止业景气宇有所上降,钢材价钱震撼反弹,减上果盈益而限产的钢厂逐渐复产,对于煤焦需供上降,煤焦价延绝上涨。焦冰价钱正在9月月朔轮上涨后,第两轮上涨也正在酝酿中,焦煤市场月内先后共履历了2025-09-06
- 讲授农业生产知识、提升农机维修技能、培训直播带货达人、帮助销售农产品……近年来,定州市人社局联合市妇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精心培育“定州新农人&rdquo2025-09-06
- 东南网3月1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 通讯员 唐红波)近日,厦门通耐钨钢有限公司下称“通耐钨钢”)与厦门理工学院重大技术项目“下世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rdqu2025-09-06
- 东南网3月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芹)自厦门健康步道云海线、林海线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厦门山海健康步道已经成为不少市民游客必到的“打卡点”。今年厦门市“两会&rd2025-09-06
- 今日,产天圆里,复产煤矿继绝删减,复原同样艰深收卖煤矿也较前一日有所删减,但古晨,产天疫情防控仍正在延绝妨碍,汽运周转效力仍受到确定水仄影响,总体收卖情景今日产去世修正,虽煤价涨跌互现,但坑心推销圆匹2025-09-06
-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近日,我国一批重大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程陆续展开。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是今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一批中央财政支持的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先后开工,重点推进2025-09-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