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疫情后首个常态化春运首日:候车大厅乘客爆满,预计人流创历史新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摄影报道
1月26日清晨5点34分,直击随着北京西至邯郸东的疫情预计G6701次列车缓缓驶离北京西站,2024年北京地区春运正式拉开大幕。后首候车
《华夏时报》记者在北京站、个常高北京南站看到,态化候车大厅坐满了拖着箱子回家的乘客,人流量和往常相比明显增加。穿着蓝色马甲的志愿者遍布安检口、进站口、检票口,问询中心也安排了值班人员随时为乘客答疑解惑。
“今年春运是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首个常态化春运,预计铁路客流将出现探亲流、学生流、务工流、旅游流叠加,呈现总体高位运行和节前相对平稳、节后相对集中的特点。”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介绍。
今年春运,旅客出行需求旺盛,自1月12日铁路春运售票启动以来,已累计发售火车票2.3亿张。
按照预测,为期40天的春运中,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到90亿人次,创历史新高。其中,全国铁路将发送旅客4.8亿人次,日均1200万人次,同比2023年春运增长37.9%。
加强服务,这个春运更加便捷
“哪个口都能走,口罩摘一下看摄像头,那边人比较少……”下午4点,北京站进站口,穿着蓝色志愿者马甲的小李在不断维持进站秩序。
春运第一天,相比平时,人流量明显增加。
“春运车次比平时多,人肯定也明显增加,不过今天第一天,还没有出现大排长龙的情况,基本每个闸机口就几个人排队,往后直到大年初一,人会一天比一天多。”小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在北京南站,工作人员也明显感受到了客流增加的压力。一位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仅是1月26日上午,咨询“检票口在哪”的乘客就比平时增加了两三倍。
不过,对乘客来说,志愿者、工作人员增加,带来的是快捷和便利的出行体验。
2点半,北京南站,乘坐G2577的去泰州的乘客小李取完票,拖着行李站到了候车黄线外。
“春运第一天的票比较好抢,还有折扣,车站里人没有那么多,进站和安检速度都很快,我怕安检排队,还专门提前出门,但非常快就进站了。”小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据上述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铁路部门进一步优化了铁路站车服务,根据客流情况及时动态增加安检、验证通道,让旅客进站、候车、乘降、出站更加顺畅便捷;提前优化车站商业设施布局,为旅客释放更多候车空间,增加站车充电设施,做好卫生保洁、通风消毒工作,部分有条件车站实行“暖手工程”,为旅客提供温热水洗漱。全国提供便捷换乘服务的车站达120个,旅客中转换乘更加方便快捷。
此外,进一步加强了出行信息服务。加强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服务,旅客可通过车站服务台、12306客户端和热线电话、“铁路畅行码”等多种方式预约,铁路工作人员将提供进出站服务。动车组列车实现“铁路畅行码”全覆盖,旅客扫码即可获取客运服务、旅行资讯、交通接驳、酒店预订等信息,办理列车餐饮选购、补票升席、查找遗失品等业务。互联网订餐功能进一步扩大,开展互联网订餐的车站拓展至80个,覆盖全国铁路枢纽和客流较大的车站,旅客在列车上能够品尝到各地美食。铁路12306消息通知机制也更加丰富,及时向已购票旅客精准推送列车停运和变更信息,以便旅客合理安排行程。
不仅如此,各地铁路部门与市政交通部门加强沟通,科学调度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资源,打通旅客出行服务“最后一公里”。
打折车票,铁路部门引导错峰出行
而在最受关注的购票方面,铁路部门根据客流趋势,每日动态调整票额分配策略,兼顾长途和短途旅客出行需求,及时将票额投放至客流需求较大的车站,最大限度保障旅客出行需求。同时,铁路12306候补购票、在线选铺、购票信息预填、起售订阅通知等功能,加上车票改签新规,进一步改善旅客购票体验。
从目前预售情况看,2月3日至6日,深圳至贵阳、深圳至南宁、深圳至武汉、深圳至重庆、广州至重庆、广州至贵阳、广州至武汉、北京至哈尔滨等方向的车票较为紧张。
一个亮点是,今年铁路部门实施了票价优惠政策,在充分利用运力资源的基础上,引导旅客错峰出行,春运期间对部分非紧张时段、方向列车加大了打折优惠力度,普速列车最低折扣为2折,动车组列车最低折扣为3折,既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又让人民群众得到一定实惠。
“为满足春运期间旅客运输需要,铁路部门积极增加列车开行对数,春运期间共增开列车231对。预计节前每日安排旅客列车12700列左右,节后每日安排旅客列车12800列左右,客座能力较2019年春运分别增长14.4%、12.6%。”上述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
按照安排,今年春运,新开通的杭昌高铁、济郑高铁、津兴城际铁路、广州白云站等新线、新站运输资源将全面启用,进一步加大客运能力投放。
货运方面,铁路发挥集中统一调度指挥优势,提升货运保通保畅能力,全力保障粮食、春耕、节日用品等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据了解,一方面,加大发电、供暖用煤保供运输力度,确保铁路直供电厂存煤稳定在20天以上,为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开好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配饰潮流)
-
停产煤矿又有新删,中煤称“进心煤对于国内煤冰抵偿熏染感动将进一步削强” ,供需关连短时候易修正
今日,产天圆里,煤矿继绝贯勾通接即产即销模式,煤价仍处于上止通讲,法式已经减,坑心推销自动,部份煤矿拆车再现排队征兆。远期,果煤矿事变原因,产天牢靠检查趋宽,部份事变煤矿处于停产阶段,产能受限,继9月 ...[详细]
-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林施赟通讯员李凌云)昨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获悉,厦门市枋湖、集美、同安长途车站日前已恢复运营,并及时对接省内其他城市返厦员工乘车需求,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记者在 ...[详细]
-
新华社南京3月6日电(记者邱冰清、蒋芳)记者6日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陈桂香于3月5日去世,享年99岁。目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6位。2013年4月1 ...[详细]
-
翔安64吨胡萝卜驰援黄冈。李毓琳摄东南网2月17日讯本网记者 夏菁 通讯员 童心悦)17日,两辆满载着新鲜胡萝卜的大货车从厦门市翔安区驶往湖北黄冈市,助力当地疫情防控。据了解,这批新鲜胡萝卜共计64吨 ...[详细]
-
随着团聚团聚团聚后煤矿斲丧复原战焦冰价钱启压里临转跌,短时候看国内主产天山西天域炼焦煤价钱或者将延绝下止态势。01远期,随着产天炼焦煤提供复原,炼焦煤竞拍流拍征兆删减,成交价也隐现回降,市场悲不美不雅 ...[详细]
-
近30℃!昨日厦门气温打破2月历史最高纪录东南网2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学清) 受暖湿气流和锋前增温影响,昨天厦门午后恍如夏日,最高气温竟破了纪录:厦门站最高气温达到29℃,同安站最高气温达29. ...[详细]
-
□河北日报记者潘文静《关于保粮食能源安全的十五条政策措施》是扎实稳定全省经济运行“1+20”政策体系中的重要一项。自6月初实施以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落实政策措施,从加强粮食安 ...[详细]
-
东南网2月25日讯通讯员 陈邵珣)25日,记者从厦门航空获悉,自2月以来,厦门航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做好复工复产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恢复1300多个航班,航班执行量和执行率在国内航司当中名列 ...[详细]
-
煤冰市场运行以稳为主,主产天煤冰提供短缺,下贵推销需供有所放缓,煤冰中运借是受限,部份煤矿库存贯勾通接较上水仄,不开天域煤价涨跌互现。正在北圆迎去供热期、财富用电逐渐复原之际,环渤海心岸调进量的偏偏少 ...[详细]
-
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3700多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清单管理今年10月以来,定州市进一步压紧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以下简称“两个责任”),建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