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新闻热线网 > 政治动向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四周年,澳门如何发出亚洲科创最强音?
新闻热线网2025-03-31 23:43:00【政治动向】6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2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宣布,为便利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从事科研学术交流活动,促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自2023年2月20日起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2023年初,《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四周年之际,最强人才与科技的粤港亚洲音春风又一次吹皱了香江、濠江的湾区水。
2月9日,发展发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宣布,规划纲为便利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从事科研学术交流活动,布周促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年澳自2023年2月20日起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包括杰出人才、科研人才在内的6大类人才可申办1-5年不等的人才签注,在签注有效期内可以不限次数往来香港或者澳门,每次停留不超过30天。这意味着,内地不仅全面恢复了与港澳人员往来,还为大湾区内人才、技术等要素流动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国门’终于打开,今年BEYOND在澳门的规划相对前两年也会有更大的提升。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讲好中国故事,让他们走上国际的舞台,也希望更多世界级的嘉宾、企业能看到亚洲的创新到底发生在什么样的地方。”在2月16日举行的第三届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联合发起人卢刚表示。
人才、科技“活水”来
四年前,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赋予了粤港澳大湾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重要定位。要求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而今,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是中国开放程度较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根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个主要城市群当中,粤港澳大湾区吸引人才能力最强,近一年人才比上一年度增长近20%。
其中,科技人才集聚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重要特点。上述报告显示,除了互联网、房地产两个行业均为三大城市群热招行业的前两名以外,电子技术半导体人才占比居粤港澳大湾区热招行业的第三位,其在京津冀城市群未入TOP10,在长三角则排名第五。一定程度上说明,粤港澳大湾区电子技术半导体在产业地位以及人才聚集上有一定的优势,这与大湾区在该领域的重点发力以及华为、中兴等头部企业的带动效应呈正相关。
“科技创新有着永恒的生命力,也是国际经贸往来的重要推动力。”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副局长王德阳在上述发布会上对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2022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分别达到了7600亿美元和9500亿美元,占到了进口和出口总额的28%和26%,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超过30%,成为吸引外资的主引擎。
面向2035年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的长期目标,粤港澳大湾区步履不停。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港澳“烟火气”回归,大湾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更多的前沿科技、创新人才、先锋企业与科技金融的碰撞也即将发生。
澳门如何发出亚洲科创最强音?
在粤港澳三地之中,澳门尽管以博彩、旅游业为传统优势产业,又受到土地资源和高端创新资源不足的制约,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澳门也为大湾区打造国际科创中心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创办于2020年的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就是一个例子。在谈及打造博览会的初衷时,卢刚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当前中国的科技发展有目共睹,亚洲的创新力量和市场潜力也非常的巨大。但放眼全球,具有影响力的世界的科技平台和科技展会,包括拉斯维加斯CES消费电子展、巴塞罗那通信展MWC等等却大多在欧美国家,而亚洲就很少有每年把全球科技力量聚集在一起的平台。“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国打造一个属于中国的世界级舞台,让更多中国企业被全球市场所认同,让更多中国创新被全球市场所认同。亚洲也需要一个自己的国际级的舞台能够和全球链接、交流创新,和全球整个市场一起齐头并进。”他说。
为此,无论是2021年首届BEYOND博览会延期三次举办,还是2022年第二届最终从线下改到线上,做成全球第一个规模最大的元宇宙的科技博览会,卢刚始终没有放弃将全球最好的企业家、公司聚集到澳门、聚集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努力。2023年5月,站在后疫情时代的新起点上,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将重新起航,以“重义科技”为主题,在澳门发出亚洲科技的最强音。
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代主席余雨生、澳门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局长戴建业等也表示,澳门鼓励和支持创新,希望更多科技创新企业落地澳门,把握合作机遇,互利共赢,达成澳门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及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联动发展局面,全力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很赞哦!(7849)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厦门地铁6号线集同段滨海西大道站 分段开挖基坑
- 最高法发布依法惩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 超1万人次直接过境 外国旅客点赞厦门
- 定州市持续深化“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工作
- 今明两天厦门雨水“冲业绩” 除夕起晴天迎新年
- 厦门电力与清水进岛隧道项目向海挺进
- 厦门:提升供应链价值链 最高可获奖补800万元
- 厦门制作鹭可系列视频 向全市人民送新春祝福
- 厦门留学人才最高可获创业支持资金80万元
- 定州市“一老一小”工作 绘就“朝夕美好”温暖画卷
- 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超50% 连续5年保持增长态势
- 定州社会体育指导员达3320名
- 从年头抓起一抓到底 奋力夺取首季“开门红”
- 厦门服务外包产业去年合同额增五成
- 今年首月厦门海关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超两千份
- 清明节假期首日各地接待现场祭扫群众2000多万人次
- 厦门对外交通客运量逾245万人次
- 各部门做好出行服务助力旅客假期出行
- 筑牢绿色屏障 打造金山银山——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十周年
- 厦门旅游年卡部分景区 春节开放时间将有调整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长三角篇|轨道上的长三角在“提速”
- 乘高铁动车来厦乘机 可在厦门北站办值机
- 141项!厦门新春文艺文化活动好戏连台
- 厦门公办学校拟招1162名教师 3月8日开始报名
- 从1数到9,看长三角一体化“久久为功”
- 厦门园林植物园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定州市新华书店海量新书可“借”回家
- 福建首个医药类公用型保税仓库落地厦门
- 定州中学入选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
- 定州伊利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 子位吹歌彰显非遗文化魅力
- 清明假期全国口岸预计日均178万人次出入境
- 厦门主干电网今年拟开工19项工程
- 厦门中小学幼儿园下周一开学 2月26日正式上课
- 厦门开标项目首次使用区块链授权解密
- 1万元!技工院校毕业生在厦可申请补贴
- 厦门市思明区向游戏产业送出政策红包
- 4月,一批新规开始施行
- 定州泽农电商直播基地 直播赋能乡村振兴
- 1468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首次公布
- 厦门同翔高新城多个安置房项目建设再提速
- 厦门印发耕地保护资金保障方案
- 厦门发布最新通告 鼓励建设智能充电控制设施
- 东明眼镜店免费为环卫工人配置老花镜
- 下月起 厦门全面实施建筑施工“安责险”
- 今起至27日厦门气温将持续走低 最高温17℃
- 厦门:返岗路费补助 最高可领450元
- 智能柜台提升服务效率
- 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在行动
- 今日厦门气温大反转 “断崖式”降温来了
- 厦门出台住房公积金贷款新政 最高可贷144万元
- 风清景明正清明——各地倡导文明祭扫见闻
- 下周一开学了 厦门校长频发“寻人启事”
- 依法惩治重点领域黑恶犯罪!最高检作出新部署
- 厦门市疾控中心带来健康科普 预防运动损伤
- 定州市两名戏曲票友分获全国戏曲大赛“金花”和“银花”票友
- 新老厦门人 年夜饭都怎么吃?
- 教育部启动数字教育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专项行动 推动数字教育取得更大突破
- 新年首月厦门签发2086份RCEP原产地证书
- 厦门接待省外海外游客数均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