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据显示,上半除了上海、年地吉林两个疫情较为严重的绩单省市之外,其余大部分省份经济均顶住压力实现了正增长,陆续亮眼其中,出炉共计23个省份GDP增速持平或跑赢全国增速。地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随着上半年各地经济数据陆续出炉,陆续亮眼“期中成绩单”也逐渐揭开面纱。出炉 数据显示,地区绝大部分省份经济均顶住压力实现了正增长,表现其中,上半共计23个省份GDP增速持平或跑赢全国增速。 从数据上看,沿海地区仍然是我国经济的重心。东部沿海五省广东59518亿元、江苏56909亿元、山东41717亿元、浙江36222亿元、福建24605亿元,上半年GDP之和为21.89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38.9%,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此外,以山西、江西为代表的中部地区表现也很亮眼。其中,山西GDP同比增长5.2%,江西同比增长4.9%,均大幅领先全国2.5%的平均水平。 “下半年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外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不过,从二季度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是非常好的。下一步的核心任务就是全面复苏,这就要求接下来疫情纾困转向市场型内生动能培育上来。因此,稳经济政策需要兼顾当前和长远,而且要注重政策措施的落实和传导。”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在解读数据时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高新技术仍是增长动力 从数据来看,跑赢全国的省份中,工业成绩普遍较好。今年上半年,高新技术成为不少省份的增长驱动力。 7月20日,湖北省统计局发布湖北省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4.5%,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 一个亮点是,上半年,湖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1%,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5.1个百分点。细分来看,计算机、医药行业、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圆片、锂离子电池成为快速增长的“加速器”。 此外,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5.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1.8%,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8.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40.2%;进出口快速增长,进出口总值2909.1亿元,同比增长18.4%,都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能源大省陕西的高增长也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西安高新区不同层次产业化基地的加速建设,正在让更多的“创新种子”长成“产业大树”。2021年,仅在西安高新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增材制造、卫星应用、5G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实现产值2097亿元,同比增长23.5%,场景经济、平台经济、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等新业态快速崛起。 今年上半年,陕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其中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高于能源工业增速1.2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4.6个百分点。 在安徽,近年来实现了“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发展,从2018年全年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至2021年全年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仅用了3年时间;制造业、数字经济增加值均超1万亿元,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屏在安徽生产,全国每3台冰箱、4台洗衣机、5台空调有1台是安徽制造。 受益于此,今年上半年,安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6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二季度,安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16亿元,同比增长1.0%。 而在西部省份新疆,GDP实现8279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跑赢全国并高出2.4个百分点,名义GDP增量为1866.2亿元,生产需求稳步回升,发展动能不断增强,较去年同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再创历史新高。 政策仍需发力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上海全市生产总值19349亿元,同比下降了5.7%,但在一系列政策加持下,6月以来经济出现了明显回升势头。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表示,随着上海在疫情期间全域静态管理,投资、消费、进出口等经济活动均受到极大限制。不过,过去一个月,上海政策频出,在“五个新城”功能导入、打造全球动力之城、加快南北转型发展等重大战略举措中,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开广阔空间;同时,围绕经济恢复重振“50条”,发布15个专项行动,6000多位企业服务专员联系近10万家企业,将政策效应落实落地。 6月以来,上海经济回升的势头非常明显。数据显示,6月,上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3.9%,不仅由负转正,且环比增加40多个百分点。作为经济先行指标的制造业PMI回升到67.4,表明上海制造业活动在加快恢复。进出口总额增长9.6%,也和工业一样经历了V形反弹。此外,全市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行业都逆势实现大幅增长。 在行业内人士看来,今年多地疫情反弹对经济造成了冲击。外部环境也有改变,经济出现了一些短期的困难,但保持对经济的信心至关重要。 当前,受宏观经济政策利好,市场活力持续增强,中国经济还会稳步增长,内需还有释放潜力。市场主体在稳经济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强的特点明显,宏观政策调节工具丰富,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具备较多有利条件。下半年的稳经济政策应该统筹科学防疫和经济社会全面恢复,推动复工;同时,推动国家基建项目全面开工;此外,精准施策,针对稳消费出台更直接、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 在他看来,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给市场更加积极的预期。预计我国经济有望继续回升保持在合理区间。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