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新闻热线网 > 科技产品评测
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地如何“出招”?
新闻热线网2025-04-03 05:06:26【科技产品评测】7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当前就业形势有所改善,但压力依然较大,矛盾依然突出,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和青年人的就业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青年就业者的前途命运,关系到社会稳定,牵动着全社会的心。”安徽省劳动学会常务理事汪张明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我现在一边参加线下招聘会和宣讲会,投递简历,一边继续备考,等待参加选调和省考。”刚刚参与完国考的2024届应届硕士毕业生张航(化名)已经再次开启了求职新征程。
张航无奈地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最近参加企业招聘会发现,来招聘的公司很多,但可选择的岗位数量非常有限,而且可投递的岗位待遇普遍差强人意。在这种情况下,同专业的很多同学都反映,投简历后往往是没有了后文的。
“相比于女生,作为男生找工作应该相对轻松一点,但是压力还是感觉很大。”张航说。
值得一提的是,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11月29日消息,近期,包括浙江、湖南、广西、陕西等地集中发力,多措并举持续稳定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当前就业形势有所改善,但压力依然较大,矛盾依然突出,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和青年人的就业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青年就业者的前途命运,关系到社会稳定,牵动着全社会的心。”安徽省劳动学会常务理事汪张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破解就业难题,短期靠拓岗稳岗,长期靠经济发展。
毕业生青睐“稳定”
张航在考虑就业方向时认为,自己所学的行政管理专业在企业中的发展前景并不明朗,更适合进入到公务员队伍中。且相比于企业,稳定的公务员更符合自己向往稳定工作的求职诉求。与此同时,家里人的意见对自己也有很大影响,他们也更希望进入到体制内。
“但是现在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越来越多,进面分数线也水涨船高,备考压力很大,而且研究生的科研任务比较重,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备考和求职的时间。”张航说。
上海杉达学院数字商务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树源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高校毕业生在企业类型偏好方面,国企成为毕业生的首选,占比46.7%,反映出求稳心态。而就业选择方面,毕业生选择单位就业的比例上升到57.6%,而慢就业比例上升到18.9%。相比之下,选择自由职业的比例下降到13.2%,选择国内继续学习的比例也下降到4.9%。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我国青年人口总量稳中有增,高校毕业生规模继续增加。2021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为909万人,并在2022年突破千万,达到1076万人,2023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上升到1158万人。据推算,2024年的高校毕业生规模或将达到118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依然繁重。
“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受全球经济形势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一方面,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和高质量就业岗位的增速难以弥补传统产业的就业缺口。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知名评论家解筱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多措并举稳就业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对此高度重视,明确要求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宋鑫在近期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社部门将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为抓手,加力冲刺、加密服务,多措并举促进青年就业。接下来,将提前安排2024届毕业生招录招聘工作,在稳定公共部门就业岗位的同时,落实社保补贴、吸纳就业补贴、税费减免等支持政策,激励经营主体稳岗扩岗。
针对部分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共青团中央以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为对象,组织全国3.7万名高校团干部、区县团干部与他们结对帮扶。今年以来,共青团成功帮助10.6万名毕业生就业,其中2023届毕业生8.98万人,2022届未就业毕业生1.62万人。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进青年技能提升和就业促进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实施促进青年就业三年行动,推动青年就业扩容提质;支持地方建好管好用好公共实训基地,提升青年就业创业能力;强化返乡入乡创业平台保障,激发青年创业带动就业活力。
另一方面,各地方加大协同发力,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稳就业工作。如浙江通过组织专项招聘稳岗拓岗、加力宣传落实就业政策、加力宣传落实就业政策等举措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湖南通过强化政策激励、岗位招录、数字赋能和载体建设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广西高频举办招聘活动、创新也是招聘模式、抓好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激活高校毕业生就业活力;陕西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建立联动服务机制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便捷服务。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也是民生问题,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因此,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高他们的就业质量,同时也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国家的竞争力。”贝恩公司全球商品战略顾问总监潘俊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很赞哦!(47612)
热门文章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一日通报两起典型案例!环保部:力争“十四五”时期消除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 “保供稳价”政策初步见效,6月CPI、PPI双降
- “双碳”目标下的青海样本:建设零碳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量达44%
- 由盈转亏!董监高称年报不保真 皖通科技陷入财务造假疑云
- “洛阳纸贵”再次上演!多地发布限电令,龙头纸企纷纷减产
- 9月后不符合规定的要停发?农村养老金发放要调整了,待遇水平将全面提升
- 规上工业企业成绩单:前两个月超九成职业盈余,高端制造业赢利增近59倍
- 8月外贸“满血复活”!圣诞季掘金时刻,有出口企业24小时不停生产
- 环保税开征三周年之后:低标排放累计减税102.6亿,多地空气质量好转
- 吴晓求:货币政策不能急转弯,我国没有呈现恶性通货膨胀
- 一个能够让一切企业参加的专利和知识产权交易所,年内将在海南落地
- 前7月进出口创10年新高背后:航运价格上涨,增速放缓高顺差延续
- 绿色金融盘活企业碳资产:多地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落地
- 四大养猪企业难过“半年关”:中报预告净利润均下滑,“猪周期”拐点何时到来?
- 实地探访毕业季北京租房:房源少了租房的多了,毕业生集体喊贵!
- 碳金融即将步入“快车道” 专家:防止碳金融衍生品出现投机因素
- 航运“一箱难求”,价格直逼陆运,中欧班列订单暴涨
- 受大盘及半年报影响,环保板块64只个股下跌,新股正和生态逆势上涨超70% 「环保周评榜」
- 千亿级"巨无霸"新央企横空出世!中国西电与国家电网部分子公司重组透露了什么信号?
- 北京 "两区"建设一周年:率先实施34项首创性政策,开展公司型创投企业所得税优惠试点
- 剪刀差扩大!终端价格跑不赢原材料 ,政策组合拳或在三季度起作用
- 上半年四大养猪企业净利润一正三负,股价腰斩,负债合计超2700亿元
- 薇娅李佳琦们注意!七部门联合发文规范直播带货,头部平台面临重点监管
- 养老金迎来“17连涨”! 2021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上涨4.5%,1.2亿人将获益
- 铁路市场化改革再提速:一个月内两家企业上市,下一个是谁?
- 千亿潮玩市场崛起背后: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380亿,助力传统文化破圈
- 7月规上工业成绩单:经济结构改善明显,“洪灾+疫情”致部分指标下滑
- 本土原创潮玩IP不断崛起 TOP TOY助力构建中国潮玩产业链一体化平台
- 一位郑州暴雨亲历者的口述:拿起扫把蹚水救人,我只是做力所能及的事
- 全国碳交易市场冲刺时刻!为何电力行业是突破口?
- 固定资产投资冷暖不均信号:房地产和基建向下,制造业回暖
- 业绩变脸!上市以来首亏25亿,“猪王”温氏股份能否扛过猪周期?
- 暴雨推涨大宗商品价格? 发改委再次强化价格调控,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 直击河南暴雨:洪灾已造成郑州市区12人死亡,防汛应急响应提升为Ⅰ级
- PMI飘红背后:小型企业不敢接单,警惕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 超20城市排队申请,为何多地发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 CPI、PPI剪刀差背后:原材料涨价未蔓延至消费端,货币政策仍保持稳健
- 严控趁灾情物价大涨!多地驰援郑州,保障物价稳定
- “晴雨表”广交会的新变化:从“走出去”到表里双修,上传产品再创新高
- 4月发改委审批固投项目873亿元 二季度稳投资持续发力
- 天津二次告别“高考移民”
- 上海环交所发布碳排放权交易规则 百万亿碳市场大幕将启
- 直击郑州地铁五号线现场:进水口已被拦上,倒塌墙体正在抢修
- 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出单 绿色金融保险迈出重要一步
- 一位湖北柳林洪水亲历者口述:凌晨被警报声惊醒,自家超市被淹,被困二楼一夜
- 数字经济是未来10年经济增长的动力,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数据要素市场
- 贾康:金融立异要反垄断 深化金融范畴变革势在必行|华夏组织投资者年会
- “史上最强版”人才新政发布 镇江真金白银揽凤入巢
- 又一片新蓝海来了!今年前八月旧衣物出口量增长超100%,一件纱料连衣裙出口到非洲卖7美元
- 厨余垃圾分出率增至20%,北京垃圾分类一年后从“盆景”变成“森林”了吗?
- “碳中和”题材再迎利好!全国碳市场拟于6月底前上线交易,配额预分配已基本完成
- “两集中”供地火爆引发楼市异动 重庆4月房价涨幅全国居首
- 北京“十一”长假消费成绩单:7天重点商企入账63亿,环球影城带动外来消费增长16.3%
- 郑州暴雨24小时:瘫痪的地铁,丢失的网络和有家难回的人
- 工业园区的低碳“赛道”:多地争建“零碳”试点,示范园区将率先实现碳达峰
- 猪价股价“跌跌不休”!五大猪企三季度预损200亿,机构提前布局下一个周期红利
- 新能源发展迎来利好:两部门发文支持配套送出工程,有效缓解并网消纳压力
- 进口量逐月下降,价格开端回调,处在前史高位的铁矿石还能“张狂”多久?
- 4月PMI下滑“真相”:仍处于荣枯线上,小型企业持续回暖
- 暴雨袭击湖北:随州柳林镇被淹,深处水淹及牛脖子,多方赴灾区开展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