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新闻热线网 > 最新科研发现
国企改革百米冲刺!稀土行业整合优势资源,北方稀土两家控股子公司吸收合并
新闻热线网2025-03-31 23:30:55【最新科研发现】9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北方稀土指出,此次控股子公司吸收合并是为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有关压减企业层级要求,进一步提高公司产业集中度,整合子公司优势资源增强竞争力,减少管理跨度和交叉持股,降低管理成本。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琪 徐芸茜 北京报道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即将落下帷幕,冲刺各行业改革工作开始提速,稀土行业稀土吸收稀土行业也迎来了重大调整。整合资源
6月5日晚间,优势北方稀土披露控股子公司包头市华星稀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星稀土”)拟吸收合并公司控股子公司包头科日稀土材料有限公司(下称“科日稀土”)。控股
北方稀土指出,此次控股子公司吸收合并是为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有关压减企业层级要求,进一步提高公司产业集中度,整合子公司优势资源增强竞争力,减少管理跨度和交叉持股,降低管理成本。
中国经济法学会理事、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范世乾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国家对整个稀土行业都在进行布局优化、结构调整,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增加竞争力的角度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北方稀土作为稀土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内部整合也是我国稀土行业整合的一个缩影。整合后会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压缩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整合稀土行业优势资源
近三年里,国务院国资委一直在加大稀土行业的整合力度。
早在2020年12月10日,内蒙古国资委就在北方稀土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试点改革推进研讨会上指出,全面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试点改革是北方稀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做出的积极探索。但之后北方稀土在国资改革方面的资本运作的消息较少。
2021年10月,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大力推进稀土等领域专业化整合。紧接着,12月,由中国铝业、五矿集团、赣州稀土集团等组成的中国稀土集团诞生,与北方稀土形成南北呼应,塑造一南一北两大稀土集团的新格局。到了今年5月24日,中国稀土集团举行仪式,赣南稀土矿山升级改造全速复产,结束了长达6年的停产。
范世乾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北方稀土作为稀土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内部整合也是我国稀土行业整合的一个缩影。整合后会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压缩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据了解,合并方华星稀土主要负责稀土抛光粉、稀土合金及深加工产品以及稀土新材料产品业务,由北方稀土持股50.50%;被合并方科日稀土主要负责生产和销售高附加值的稀土产品及进出口业务,同样由北方稀土持股50.50%,剩余股份由华星稀土持由。
北方稀土指出,此次控股子公司吸收合并是为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有关压减企业层级要求,进一步提高公司产业集中度,整合子公司优势资源增强竞争力,减少管理跨度和交叉持股,降低管理成本。
“北方稀土的这次整合同时这也是目前我国整个稀土行业整合趋势的一个反映。”范世乾表示。
改革冲刺阶段混改意义重大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最后一年,各项工作开始收尾,除了稀土行业,军工、电力、铁路等多个领域混改提速。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主要任务就是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所以多个行业混改提速是应有之意。”范世乾表示,国有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举措,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范世乾向本报记者指出,国有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优化国有企业产业布局,节约国有资本。根据国企分类改革目标,对于公益类,基本保持国有独资,而对于商业类重点且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国家可以采取控股方式,而对于充分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国家甚至可以完全私有化。通过贯彻这一思路,国家可以将国有资本集中在需要控制的领域,实现社会稳定和提供公共服务。而对于国家不需要控制,甚至可以完全放开的领域,可以部分或者完全退出,这就节约了国有资本。
其次,国有混合所有制能够为私人提供投资渠道。我国目前私人资本数量庞大,很多难以找到合理的投资渠道,对于目前国企控制的很多领域,私人投资意愿较大。即使是公共服务领域,虽然利润率相对较低,但利润的稳定性,也会推动一部分追究投资回报稳定性的私人投资于这些领域。甚至有些私人不求经济回报,愿意从事公益活动,这些也可能推动这类投资者进入公共服务等公益领域。此外,国有混合所有制引入多方投资主体后,企业多了股东,能够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管理,约束管理者各种代理行为。并且,国有混合所有制还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率。引入多方投资主体后,同时也可能带来更科学的管理经验和管理规则,提高国有企业经营和决策效率。
“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切记不可为了追求表面的混改率,忽视实质制度建设。应该因地制宜,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的混改方案,稳步推进。”范世乾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很赞哦!(21822)
上一篇: 坐秋将至 后绝市场若何看!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2023年全国百强主城区、新城区榜单发布:苏粤数目最多,杭州这一城区实现跃升
- 11月同比增长29.5%!2024年工业企业利润有望继续修复
- 动人一幕!全盲“女飞人”刘翠青夺金后,与她的两双“眼睛”深情相拥|聚焦杭州亚残运会
- 降幅继续缩窄!前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7.8%|快讯
- 雄安新区又有新动向!首批4所疏解高校雄安校区全部开工建设|快讯
- 正增长!前十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0.03%,贸易顺差扩大3.2%|快讯
- 同比增长4.3%!前9个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34797.5亿元|快讯
- 消费回暖明显!11月社零增长9.6%|快讯
- 11月CPI下降0.5%背后:食品、非食品价格均不及预期,年底或有所回升
- 增长7.4%!前11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07亿元|快讯
- 特写|亚残运会首金得主谢毛三:水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聚焦杭州亚残运会
- 2023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同比微增0.2%|快讯
- 10月工业生产有所加快,装备制造业仍是回升亮点|快讯
-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连升”,服务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
- 直击链博会!一辆智能汽车“读出”中外供应背后的链式合作
- 生态环境部:全国统一CCER交易系统近期将上线运行|快讯
- 2023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出炉:高新企业占比远超全国水平,东北这个市跻身十强|快讯
- 1179万人!明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稳就业政策从何发力?
- 国资委“双百企业”“科改企业”最新名单公布:共减少16家,传递出哪些改革风向?
- 全国400样本县(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公布,看看你的家乡排第几?|快讯
- “高铁急送”来了!最快4小时门到门当日送达|快讯
- 11月消费同比增长创下半年新高,预计外出及服务消费明年将继续扩张
- 买猪肉又便宜了!三大猪企10月收入继续下滑,生猪养殖何时能够走出“寒冬”?
- 清华大学研究:过去四年山东、辽宁城市健康水平提升明显,上海跃居全国第一|快讯
- 设立“国家出资公司的特别规定”专章,新《公司法》落实国企改革重大部署
- 占比近五成!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主导A股年底并购大戏
- 215家沪市央企三季报成绩单来了!合计净利润1.68万亿,超八成实现盈利
- 稳面积增单产“两手抓”!农村工作会议再提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 一批“粮老虎”落马!最高检发布10起典型案例,粮食领域刮起反腐风暴
- “新三样”走俏背后:前三季度出口额增长41.7%,中国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了多少?
- 11月PPI环比由平转降,同比降幅再次扩大|快讯
- 连续4个月正增长!11月规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29.5%|快讯
- 杭州亚残运会首金诞生!中国皮划艇队选手谢毛三夺得金牌|聚焦杭州亚残运会
- 百亿上市央企深科技董事长被查,任职期间平均年薪超300万元
- 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地如何“出招”?
- 部分受甘肃地震影响铁路已开通,秩序正在有序恢复中|快讯
- PMI回落至3个月新低:产需双双承压,后期稳增长政策如何持续发力
- 结束连续两个月下降局面!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回升0.2点|快讯
- 土地二次污染背后的环保争议:土壤污染治理法规十年渐进,谁该为“旧账”买单?
- 下降0.5%!11月CPI同比环比双降|快讯
- 2023年全年CPI同比上涨0.2%,预计2月回升至阶段性高点,今年仍处低增长区间
- 盈利121亿元!国铁集团前三季度客货两旺,营收增长16.1%
- 三部门:从横琴经“二线”进入内地,不超过8000元人民币的可予以免税放行|快讯
- 来之不易的丰收答卷: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
- 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由升转降,10月CPI、PPI双降
- 预计发送旅客6300万人次!铁路元旦小长假运输今日启动|快讯
- 全年仅俩月盈利!猪企如何飞跃猪周期?|2023中国经济年报
- 商务部最新定调:外贸回稳向好势头不变,明年有望回正
- 天津西至大兴机场最快41分钟可达 ,津兴城际铁路今起正式开通|快讯
- 百亿重组收官!中国交建完成分拆子公司重组上市,传统基建业务迎来转型升级
- 铁路建设年末加速,多条新开工线路密集落地
- 11月固投亮点多:制造业投资创半年来新高,房地产有望进一步改善
- 直击国考现场:考研降温为何考公人数激增?有的热门岗位1700人在竞争
- 去年完成投资7645亿元!2024年计划投产新线1000公里以上|快讯
- 中国出台“新大气十条”,环境部正面回应“大气污染治理影响经济”论
- “往年买一个,今年买一箱”!记者调查水果价格为何全线大跳水
- 7.6%!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餐饮消费成主力|快讯
- 直击牧原媒体交流会:公开回应争议,“不跨行只养猪,有信心穿越猪周期”
- 34个都市圈仅8个地区人均GDP超全国!专家:集聚效率不够,县域应成为打通城乡的枢纽
- 中国288个城市品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大幅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