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齐发力,下半年经济有望持续恢复向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从出口、半年投资、经济消费“三驾马车”来看,有望当前,持续中国经济正在波折中继续前行。恢复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7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生产需求基本平稳,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其中,国内需求继续扩大,特别是暑假旅游等服务消费明显回暖,对消费扩大支撑作用明显;重点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前7月基础设施、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6.8%和5.7%,均快于全部投资的增速。
同时,产业升级态势持续,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明显快于全部投资的增速。特别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均保持较快增长。叠加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创新和绿色发展势头向好、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等特点,总的来看,7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但也要看到,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恢复向好基础仍待加固。”付凌晖表示。
在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当前外需放缓、居民消费较为温和,虽然近期监管层连续发布了一批稳增长政策,但政策从发力到效果充分显现需要一段时间,预计基建投资将成为推动三季度经济复苏的有效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据发布前,央行宣布了年内第二次降息,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5%,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1.8%。这为接下来的企业投资提供了资金支持。
内需仍有潜力
从内需来看,消费整体情况疲弱,但消费市场恢复态势仍在持续。
7月份,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0%,涨幅比6月回落0.7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5.8%,涨幅比6月回落0.3个百分点。
“7月消费增速仍然偏低,说明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都有待进一步改善。”王青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不过,从前7月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348亿元,同比增长7.3%;全国网上零售额83097亿元,同比增长12.5%。消费仍是我国经济复苏的主要支撑。
其中,网上零售继续保持活跃。1—7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6.4%,对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贡献率达到35%,连续4个月提升。线下消费活动也有所增多,实体店铺零售平稳增长。1—7月份,限上实体店零售额同比增长4.2%。特别是百货店、便利店分别增长8.2%和7.5%。
前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0.3%,明显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在暑期旅游出行带动下,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零售额增长较快。7月份,营业性客运量同比增长47%,餐饮收入增长15.8%。同时,文化娱乐消费持续扩大。线下消费场景恢复拓展,文体演出等娱乐活动增加明显,带动消费增长。
总体看,今年以来服务消费加快恢复,为消费扩大提供了有力支撑。部分商品消费受到消费预期等影响有所回落,但随着经济的恢复、就业形势的改善、居民收入的增加,将有利于提升消费的意愿。同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促消费的政策也会逐步显效。
“尽管还存在制约消费的一些不利因素,但是随着经济恢复、居民就业改善、收入增加以及促消费政策显效,消费有望持续扩大。从近期情况来看,暑期旅游出行、文体娱乐火热情况仍有望保持。从大数据观测情况看,旅游消费有望持续回暖,随着促进电子产品、家居消费等政策措施显效,相关消费有望逐步改善。同时市场供给逐步优化,为消费扩大创造有利条件。”付凌晖表示。
从投资来看,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房地产投资仍在下降,但是随着产业升级发展、创新驱动增强,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有望持续增长,助力经济稳定发展。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5898亿元,同比增长3.4%。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8%,制造业投资增长5.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5%。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65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5%;商品房销售额70450亿元,下降1.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0.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民间投资下降0.5%。
不过,随着我国进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阶段,新动能对经济带动持续增强。当前,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5%、11.6%。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下半年经济有望持续恢复向好
外需上,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总体乏力,全球贸易投资放缓,外需收缩对我国的外贸增长制约加大。面对困难的局面,我国加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外贸韧性持续显现。货物进出口规模总体平稳,贸易顺差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顺差同比扩大了10.3%。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出口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保持基本稳定,而国内市场需求尚在恢复当中,对进口的带动有限,出口总体好于进口。前7个月我国出口额同比增长1.5%,进口额下降1.1%,对贸易顺差形成了一定的支撑。预计下半年,随着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我国出口有望保持基本稳定,货物贸易继续保持顺差。”付凌晖表示。
从下半年情况看,全球经济可能好于预期。7月2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预测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上调了0.2个百分点,至3%。全球经济有所改善,为我国外贸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当前,经济运行整体上在恢复,从货币条件看,广义货币增长、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雄厚、发展空间广等优势明显,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经济内生动力的增强,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大,经济有望持续恢复向好。
此外,宏观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今年以来聚焦经济运行中的重点问题,各部门陆续推出促进家居、电子产品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等促消费政策,出台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间投资等扩大投资的政策。
据了解,近期,相关部门正积极谋划实施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储备政策,如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措施也在陆续出台。随着这些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有助于推动经济恢复向好。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焦点)
-
小大秦线魔难时候确定,小大小大出乎业内人士所料。由于正在此以前,良多煤冰群里吐露的小大秦线春天散开建时候是10月8日—11月2日。而昨日亲眼看到铁路文件,魔难时扩散置正在9月28 ...[详细]
-
通关软硬件升级,保障旅客顺畅通关。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吕倩玲 图/郑宇)2020年春运大幕已经拉开,据厦门边检总站同益边检站介绍,2019年春运期间厦金航线共运送出入境旅客20.5万人 ...[详细]
-
记者3日从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获悉,上海为改善野生动物生存和繁衍条件,已建成22个野生动物栖息地,在提升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解野生动物、接受自然教育的场所。来到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的华漕 ...[详细]
-
摘得环境管理类“中华环境奖”,交通运输全行业年减排二氧化碳近40万吨厦门绿色发展的“行”动能东南网1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田圆 通讯员 谢玲玲) ...[详细]
-
马长进进四季度以去,以“奋战 100 天,真现年尾前牢靠斲丧”为目的,中煤新散心孜东矿挨响“百日牢靠”行动攻坚战,分解细化了8小大项51小项行动内容,散 ...[详细]
-
通关软硬件升级,保障旅客顺畅通关。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吕倩玲 图/郑宇)2020年春运大幕已经拉开,据厦门边检总站同益边检站介绍,2019年春运期间厦金航线共运送出入境旅客20.5万人 ...[详细]
-
本报讯记者张玉凤、通讯员彭玉红)记者从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22年“打假保名优”活动,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保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 ...[详细]
-
黄晓军左)领取国际血液与骨髓移植研究中心颁发的杰出服务奖后发言。新华社记者 徐剑梅摄骨髓移植供者匮乏一直是世界级医学难题。人人都有骨髓移植供者,是全球血液学家的梦想。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 ...[详细]
-
从本周匹里劈头,我国江浙沪皖等天气温降至由以前最下的39摄氏度降至26摄氏度。受降温影响,华东、华中天域仄易远用电背荷略有回降,电厂日耗小幅降降。与此同时,中小电厂自动补库,叠减非电企业释放部份补库, ...[详细]
-
在闽艺术校考考点公布九所省外院校获准设立考点,今年数量大幅下降九所省外院校获准在福建设校考考点,考点统一由福建师范大学统筹安排。去年是32所。在校考过程中或考试结束后被认定为实施了考试作弊行为的考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