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新闻热线网 > 经济动向
最多可减6个月!央企带头减免房租,这些企业可率先受益
新闻热线网2025-04-02 11:14:43【经济动向】1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近期,国资委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减免工作的通知,承租中央企业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适当减免房租。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琪 徐芸茜 北京报道
近期,先受国资委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减免工作的最多通知,承租中央企业房屋的可减可率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适当减免房租。
通知要求,个月各中央企业要对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参照国家行政区划标准)内承租中央企业房屋的央企益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当年6个月租金(四季度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要通过当年退租或下年减免等方式足额减免6个月租金),减免其他地区减免3个月租金。房租普遍减免3个月租金工作要力争在上半年实际完成主体工作,企业补充减免3个月租金工作要在列为中高风险地区后2个月内完成。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央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承担着政治和社会职能。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沧海横流方显央企英雄本色。央企此次减免房租,体现了国家队的使命担当,稳定了国民经济环境,维护了国家经济安全,对居民的生活安定也意义巨大。”
彰显央企担当
中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院吴刚梁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部分以物业收入为主的央企,减免政策将造成其业务收入下降,财务指标将受影响,因此,对经营人员业绩考核时应该考虑这个因素。”
此外,此次减免工作更是央企担当的体现。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对本报记者表示:“央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其不仅是经济单位,还承担着政治和社会职能。央企此次减免房租,虽少了小量收入,却赢了大众口碑,体现了国家队的使命担当,稳定了国民经济环境,维护了国家经济安全,对居民的生活安定也意义巨大。”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成立社会责任局也是为了指导和鼓励央企主动作为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对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减免房租的央企不仅承担企业主体的经济责任,也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
此次减免工作除了对央企影响深远以外,对于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也具有非凡意义。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房租成本是服务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主要经营成本,在经营成本中占比较高,甚至占到总经营成本的50%以上,央企减免房租,搭把手,拉一把,将极大缓解他们的成本压力,切实减轻经营负担,帮助他们顺利度过‘经济寒冬’。”
如何有效落实
与以往减免房租不同的是,此次对于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的定位范围更加精确,对于央企的工作责任更加细化,因此,在落实对服务业这类企业减免房租的过程中,问题也随即而来。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达到国资委此次通知中的预想效果?
对此,宋嘉表示:“通知是从稳定市场主体、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高度出发,引导央企履职尽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减轻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负担、增强韧性。”
因此,邓之东指出,一方面,应当给予服务业小微商户减免房租等直接的经济帮助,落实到位,切实帮助减轻经营负担;另一方面,可对辖区内小微商户提供免息或低息的经营性信用借款,充实经营现金流。此外,还应对此类企业提供经营上的指导帮助,业务上的发展帮助,政策上的扶持帮助,全方位经营发展赋能,使央企真正的成为这些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的坚强后盾。
宋嘉还指出,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生活服务业更多的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他们在吸纳就业、繁荣市场、维护生活需要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次减免房租具有带动乘数效应,可以说是通过经营房租的减免,增加经营主体的抗风险能力,重点保居民就业、突出保市场主体,同时保障和促进了生活需要和市场的繁荣。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很赞哦!(7)
热门文章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牧原股份大幅减亏背后:二季度亏损扩大,负债再次攀升
- 圣诞订单比不过万圣节?义乌“一带一路”的采购商多了
- 经济回暖迹象渐显,高新技术民间投资或是下一步发力重点
- 提速!11日起贵广高铁运行时速提升至300公里|快讯
- 就业向好!8月份青年就业形势明显改善,服务业吸纳就业容量扩大
- 下行压力加大!7月进出口同比下降8.3%|快讯
- 汇率波动利好出口利空进口,8月进出口环比增长,民营企业贡献半壁江山
- 超预期!8月消费增长4.6%,餐饮收入增长12.4%|快讯
- 最新!商务部发文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延期|快讯
- 消费增长仍保持较高水平,前三季度同比增长6.8%|快讯
- 9月CPI同比持平,食品价格下降3.2%|快讯
- “跳水大爷”隐退后“盘头大姨”接棒,天津掀起国庆“特种兵”旅游热
- 中航电测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9.28%,收购成飞后能否带动业绩回升?
- 一房难求!景区收入增长850%,“淄博烧烤”带火山东旅游|双节消费调研行
- 记者亲历贵南高铁全线贯通首列:西南新交通大动脉来了!贵阳至南宁不足3小时带动出行热
- 记者实探高盛中国上海办公室:一切井然有序,“未见大巴驶过,人员正常办公”
- 对外投资逆势增长,全球化变局中“走出去”仍在加速|聚焦2023服贸会
- 中印尼合建雅万铁路今日开通,东南亚迈入高铁时代|快讯
- 中船科技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船舶制造央企半年报普遍遇喜
- “三驾马车”齐发力,下半年经济有望持续恢复向好
- 三季度铁路客运累计11.5亿人次,多项运输指标创历史新高|快讯
- 猪价触底反弹,一周大涨10%创下年内新高,这轮上涨行情能否持续?
- 商务部:全年服务进出口规模将保持增长,下一步继续研究服务贸易开放政策|快讯
- 9月CPI零增长背后:肉类价格仍是重要因素,年底或回升至1%左右
- 消费复苏吃喝先行!前7月餐饮收入大增20.5%|快讯
- 铁路投资“跑起来”:前7月完成3713亿元,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在即
- 中国品牌出海潮涌!MINISO2023财年海外业务增速超国内:“门店数量远未到天花板”
- “金九银十”需求旺季来临!小麦价格冲高回落仍高位运行,下一步还有多大上涨空间?
- 主产区遭洪水侵袭,稻田变成“汪洋”,今年还能吃到“五常大米”吗?
- 实探!北京又一老字号宣布停业翻新,近百岁西单商场告别“流金岁月”
-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增至230亿元,一碗鱼胶如何撬动海洋经济产业链?
- 降幅收窄!前8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1.7%|快讯
- 大红包来了!超1600亿元分红在路上,上半年沪市央企六成行业实现业绩增长
- 生态环境部答《华夏时报》记者问:今年已有两起环评造假案宣判,12人获刑,对环评造假“露头就打”|快讯
- 酒店订单飙升、餐饮火爆!哈尔滨旅游市场未“冷”先“热”:收入同比增长347.9%|双节消费调研行
-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民间投资下降0.6%|快讯
- 国铁集团上半年经营结果好于预期:负债率降至66.17%,客运同比增长133%
- 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再破题:北京等43城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业大院改造将有新方向
- 8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专家预测9月有望继续上行
- 广汕高铁开通!汕尾融入广深地区“一小时”交通圈|快讯
- 暑期热推涨出行数据,7月交通运输部多指标回升|快讯
- 重庆宣布减免房产税:“三无人员”首套可免征,上海会跟进吗?
- 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向好,工信部着力推进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
- 预计1.9亿人次行至路上!铁路十一黄金周运输今日启动|快讯
- 卖猪亏卖鸡也亏!温氏股份营收增长三成仍挣不到钱
- 创5个月新高!8月PMI产需双旺,新出口订单结束“五连降”
- 促消费手段频出,最长“十一”消费待激活,能否大幅增长?
- 前8个月进出口微降0.1%,贸易顺差扩大7.3%|快讯
- “十一”已累计发售车票1.72亿张,各地铁路部门安排增加假期运力|快讯
- 如何跨越保险新周期?众险企走出“数字化+医养”双路径
- 出行服务类消费增长强劲,9月消费大概率继续向好
- 中纪委通报:上半年全国共查处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6万余个|快讯
- 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铁路“超级黄金周”发送旅客1.95亿人次|快讯
-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采取“柔性履约”,缺口大的企业可预支2023年度部分配额|快讯
- 增速上升0.2%!前8月制造业投资加速|快讯
- 前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均有所下降|快讯
- 7月并购重组事件环比增长41%,下半年军工央企重组或掀新高潮
- 城市比乡村消耗了更多能源吗?研究显示过去20年中国城乡能源平等性明显提升
- 9月进出口环比两个月增长,规模创年内新高,四季度出口金额或有所回升
- 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半年多项政策加码在即